![]()
基隆至新竹铁路于1893年通车,全长106.7公里,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条独立运营的铁路。 1887年,台湾修建海底电缆(福州至台湾),建立邮政系统并发行邮票。台北铺设了水管,引进了电力照明,城市基础设施达到同期世界领先水平。台湾的新炮台配备了阿姆斯顿钢炮和地雷。台湾基隆煤矿的煤炭年产量从1877年的30吨增加到1881年的5.36万吨,为船舶提供了能源保障。台湾海军购买铁甲舰,成立军械局,实现武器装备自主生产。到1894年,台湾已拥有火炮12艘,鱼雷艇4艘,成为南洋舰队的重要支点。是的,你没有看错,就是台湾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的一系列成果。离子。当时的台湾是清朝的模范行省。台湾为何成为清朝的模范行省?这是由于其地理位置所致。台湾背靠大陆,面向海洋,因此率先创新。清朝对台湾的重视和治理也是有原因的。台湾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,被荷兰、法国、日本等殖民征服者吞并。于是,清朝不得不重视对台湾的治理,组织行政规划,任用能官,发展工业。台湾于1885年正式建省,下辖3府、11县、5署。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,台湾既是一片可供开发的富饶之地,又是一片可供开垦的荒地。清朝设立垦殖总署,以“开垦”政策整合原住民地区。到1886年,已招收“扇”社78个,开发东荒地12万平方米(折算为1.2万平方公里)。通台解禁后,移民人口在20年间从200万增加到300万,推动农垦面积增加了三倍,形成了台湾的采矿和运输发展迅速,1881年使用蒸汽机开采,产量达到5.36万吨,成为东亚重要的产煤区,1887年开始修建(1893年通车),全长106.7公里,是台湾第一条独立运营的铁路。开办淡水、安平四大通商口岸,茶叶、樟脑出口进一步发展。 1886年,设立勘察局。设立促进会是为了打破国外航运的垄断。 1894年对外贸易额达2000万两,其中出口占65%。这种过度的行为是值得赞扬的。刘铭传在台北创办西学,教授英语、物理、测绘等课程,招收第一批学生64人。同时,他创办了26所私立学校,促进高山族子弟入学。这种国际视野、兼顾公平的思维非常重要。洋务运动领袖沈葆桢为缓解外来侵略压力,在台湾安平、旗后等地新建炮台13座,装备阿姆斯顿炮和水雷。基隆煤矿的煤炭年产量从1877年的30吨增加到1881年的5.36万吨,为船舶提供了能源保障。刘铭传创立台湾海军,购买铁甲舰,建立台湾海军组建军械局,实现武器装备自主生产。到1894年,台湾已拥有12门火炮和4艘鱼雷艇,成为南洋舰队的宝贵帮支点。十九世纪中叶,台湾遭遇三大危机。其中,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,迫使清朝认识到台湾面临的主权危机。沈葆桢建议“调总督赴台”方案,行政改革由此开始。中法战争期间,法军攻占基隆、澎湖,暴露了防御漏洞。强硬派左宗棠请愿“全力聚焦台湾”,有力地倡导台湾军工和海防体系升级。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,英美对樟脑和茶叶贸易的垄断刺激了清朝发展本土工业。泰的现代化万具有鲜明的技术转移特征,是洋务运动的延伸和扩大。在人才和技术方面,福州造船学校毕业生韩伟等人参加台湾地图测绘,英国工程师指导煤矿开采,形成了“向外国人学习、发展技能”的实践路径。在制度变迁方面,台湾率先试点公办企业(如煤炭局)和股份公司(中国局),为其他企业改革树立了榜样。刘铭传的“督办、商办”模式被主张“中学为体学、西学为用”的张之洞评价为“兴盛之本”。正是因为这些改革和创新理念,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台湾才得以迅速发展,成为清帝国的模范省份。我们期待着回归后的台湾更加耀眼!返回搜狐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