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020-66888888
金官平:充分发挥重点地区成长岗位作用
作者:365bet体育投注 发布时间:2025-11-12 09:58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围绕“优化区域经济布局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”作出部署,强调要“发挥重点地区增长极作用”,对于构建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。重点地区的增长极兼具经济规模和辐射效应,是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。 2024年,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元的城市将达到27个。这些城市要素集中、创新活跃、开放程度高,与促进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相一致。这因此,我们必须立足大局,充分认识重点地区增长极的稳定和助推作用,并将其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优化区域布局。我国幅员辽阔,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。一方面,要处理好主城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,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,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的合理分工,避免“虹吸效应”;另一方面,统筹发展和安全,提高风险意识,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,提高产业链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水平。为此,要支持重点地区主导产业做大做大做强,培育全球产业竞争力。同时,促进产业平稳转型,推动核心地区与周边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合作和创新关系,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。比如,在整合和提升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发展优质资源作用过程中,重点通过加强创新链、供应链合作,提升其创新资源能力,带动周边发展。充分发挥战略叠加效应。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、基本区域战略、基本区功能战略、新型城镇化战略等战略是相互联系、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。要进一步加强协调,推动各项战略落地,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,产生强大合力。同时,要围绕多元发展,根据资源禀赋、发展基础和区域主要增长极定位功能,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,实现优势互补。完善制度保障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,顺应产业升级趋势,与时俱进完善相关制度,可以有效加大增长极培育力度,促进生产要素向有用地区集中,加大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。因此,需要继续打破限制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。所有地区都可以探索和改变建立统一的市场建设、下降机制、利益共享、考核评价体系等,更好地促进各类要素跨区域高效流动。以广东省为例,形成了以广州、深圳为主要龙头,东莞、惠州为主要支撑的发展格局。其中,广深“双核”海洋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,离不开顶层设计、区域协同、产业合作、技术创新和生态协调等,各方面的制度支持和相关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。 (本文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:金冠平) (编辑:胡锋)
电话
020-668888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