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由SOHU技术作者创建|常博硕编辑|杨进: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价格终于从六位数进入了四位数时期。近日,继售价3.99万元的玉树人形机器人首发后,北京机器人企业代表的加速进化和松岩动力也分别推出了售价2.99万元、9998元的产品。此前,当人形机器人进入万元时代时,行业内的低价还仅限于玉树发布的R1机器人。 7月25日,玉树科技通过官方视频号发布了新款双足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。售价39900元起,重量约25公斤。它支持开发和定制,包括大型语音模型和图像多模态。 R1的发布引发了机器人价格的下降。短短三个月内,人形机器人的价格就下降了近四分之三。骗局松岩动力最近推出的夏日级机器人“布米”,售价9998元,身高约94厘米,重量仅12公斤。它的整个机身拥有超过21个自由度,并采用高强度塑料机身和轻微的铝合金结构。据官方介绍,小布米主要针对科技爱好者、学习编程的儿童和家庭用户。它还为教育机构和制造商空间提供套件和课程解决方案。功能方面,小布米可以行走、跑步、跳舞等,还支持语音交互、指令、App远程控制等智能通讯方式。搜狐科技注意到,除了售价9998元的普通版外,京东也推出了小布米Edu版,售价24900元,支持底层二次开发,而小布米普通版只有上层二次开发。在添加据官方旗舰店介绍,EDU版本相比普通版本在算力方面额外多了一个Orin Nano超级边缘计算开发者套件。该套件专为提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性能而设计。两个版本之间的其他差异尚未正式透露。截至发稿,小布米在京东已售出563台,其中EDU版小布米已售出61台。两种版本都需要缴纳500元押金才能完成预订。普通版将于1月15日开始支付尾款,EDU版本将于12月13日开始支付尾款。官方公布,小步米首批交付时间为2026年3月,EDU版本首批交付时间为2026年1月。除了松岩动力之外,另一家带来高性能机器人价格的公司是加速进化。小布米发布后仅一天,ACCESS推荐进化Booster K1正式上市。 Booster K1的官方定位是入门级高级开发平台。据官方介绍,Booster K1通过了30小时连续500N冲击测试和100小时机器运行验证。整机重量不足20kg。配备专用行李箱,支持“开箱即用、便携”。它还支持移动应用程序控制和简单指令来创建特定操作。相比小布米主要聚焦家庭消费,K1教育在TEM、科研实验等场景的场景。 Booster K1目前共有三个版本,分别是极客版售价29900元、教育版售价66900元、专业版售价89900元。全系列标配22自由度,支持二次开发。根据官方数据,三个版本的主要区别ns 是计算能力、电池寿命和保修时间。截至发稿,Booster K1 极客版已在京东上架 515 台。预订业主须在10月31日14:00之前支付全价29,900元才能完成预订。其他版本尚无预订数据。据京东首页显示,加速进化助推器K1将在下单后两个月内发货。未来仍有降价空间。随着机器人价格的不断下降,大家都好奇同样的两个问题:一个机器人要多少钱?这个价格还能赚钱吗?搜狐科技同时询问了两家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。松岩动力创始人姜哲元和加速动力创始人程浩均表示,未来机器人价格可能还会下跌。蒋哲元说:“我觉得人形机器人本身不应该这么贵。对我们来说,人形机器人本质上是塑料、铝制的。”米、钢、铜线、磁铁、芯片,其他不多,所以本质的价格可以降低。”谈及利润,他表示,“这个产品的成本很低,我们也控制了我们的毛利水平。”对于小布米如何控制成本,江哲源告诉搜狐科技等媒体:“小布米体积小,首先使用了大量的自研骨料,成本下降明显。 ” 加速进化创始人程浩告诉搜狐科技,入门级机器人的价格会越来越低。也有业内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,由于这两款人形机器人的高度比较低,而且都是小型机器人,所以在成本方面也有相应的优势。两位创始人都拒绝了价格战。程浩认为:“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产品形态和定价区间会丰富,有的会很贵,有的会一般,促进快速落地。”江哲源表示:“实际上把价格带到另一个价格带,进入一个新的水平,并不是恶性价格战。 ”尽管如此,双十一还是有两款新品发布,消费级机器人的万元时代正式到来。正如程浩所说:“实体智能产业和仿人机器人产业都处于早期阶段,需要行业分工合作。不同的定价来自于产品定位的根本不同。”从定位上看,如果是支持二次开发的科研平台,两款机器人都在3万元以内的价格竞争。加速进化的Booster K1在发布时的定位是“不仅是一个机器人,也是经过Robocup(机器人世界杯)验证的高性能开发平台。”小布的定位是走路两条腿,有适合家庭教育的基础版和适合科研场景的EDU版。姜哲元认为:“人形机器人之前没有进入消费级,是因为技术不达标,型号不够通用,无法完成老人看护、家庭看护等任务。我们推出小布米的时候,我们的想法是孩子没足月。”在他眼里,小布米被认为是准消费者级别,处于消费与非消费之间的中间地带。如果将具身智能视为下一代通用技术,那么有一个经济学术语叫做技术创新理论。主要的一点是,技术创新的红利往往来自于扩散而不是发明本身。在技术扩散初期,机器人往往面临成本高、市场小等问题,但随着产业链完善、标准统一,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。场景丰富,技术溢出效应让机器人逐渐进入消费品市场,价格下降可能是通用技术普及的前提。行业进入大规模竞争阶段后,价格下降是必然的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商进入市场,竞争将推动价格接近边际成本的盈亏平衡点。正如搜狐科技加速进化首席执行官程浩所说,机器人将经历类似于个人电脑群体的过程。个人电脑从百万元机降到了千元机,现在降到了千元笔记本。我相信机器人行业也会经历同样的价格轨迹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